光色人生
十月,郑光旭先生的个人画展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云上美术馆启幕,这将成为油画院梳理艺术个案、深化学术研究的又一重要展事。
2005年,时年三十五岁的光旭,决然放下长春的生活与事业,远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深造,得蒙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人民艺术家奥列格·叶列耶夫教授亲授。叶列耶夫教授坚守现实主义精神,践行印象派光色画法,倡导从生活的平凡事物中发现美。这样的艺术理念点燃了光旭天性中深藏的绘画才情,生长出跨越地域的艺术力量。他以超常的勤勉与悟性,投身于大量的写生实践,迅速获得师友的赞誉与认可,由此步入一条契合他艺术个性的绘画正途。
二十年来,他始终将现实世界的寻常生活视作创作的永恒主题,在写生中捕捉真实、积淀情感。他无数次走进西藏、边疆、草原、山谷、海边,在行走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写生成为他艺术生活的重心,光与色彩的语言,成为他艺术表达中最直接而深刻的触动。一批动人的作品由此诞生:《暖雪》《秋日野趣》的耀眼丰盈,《农家院》《春日白桦》的响亮温馨,《琼桦玉雪倦归人》《通往朱家屯之路》的幽远动人,《冬日白桦》的光彩静谧,《新年歌声》的安宁深沉……这些画作承载着他丰沛的情感体验,也向观者传递着他对生命、自然与时代的赤诚热爱。
多年来,光旭以同样的热情投身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行政工作,历任美术创作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教务部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艺术与文献馆馆长等职,为国家艺术事业的发展倾注心力。他始终秉持服务社会、遵循艺术规律的信念,这是他工作的准则,也是他创作的底色与人生的信条。
希望此次个展成为他艺术人生的新起点,谨祝成功,愿他的艺术之路、学术之路绵长开阔。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
杨飞云
2025年9月
秋
之
幽
《静物》
布面油画
55cmx40cm
2006年
《智慧·静物》
布面油画
60cm×70cm
2007年
《粉红色的花》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07年
《欧洲小景》
布面油画
60cmx50cm
2007年
《秋桦》
布面油画
80cmx80cm
2008年
《松花江大风景》
布面油画
99cmx179cm
2008年
《原野上的牛羊》
布面油画
80cmx100cm
2009年
《叶老的别墅》
布面油画
99cmx179cm
2012年
《吐峪沟》
布面油画
70cmx60cm
2013年
《阳光下的拉珍》
布面油画
65cmx80cm
2014年
《来自甘南师专的女大学生——朱红和马彦》
布面油画
100cmx80cm
2014年
《清晨——烟墩角村的海港》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18年
《百花向阳》
布面油画
40cmx60cm
2018年
《傍晚湖畔》
纸板油画
30cmx40cm
2023年
《黑河岸边的小码头》
布面油画
30cmx45cm
2025年
《寂静的清晨》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25年
《林中野味》
布面油画
35cmx60cm
2025年
艺术家简介
郑光旭,1970年12月出生于吉林。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师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及中国美术馆评审专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获俄罗斯美术家协会金质奖章、俄罗斯艺术创作协会金质奖章。
美术作品曾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80余次(含第九、十、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于列宾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画展。42幅作品被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专业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其中27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点画砌构》《构图艺术》等专著多部,在《人民日报》《美术》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并获国家艺术基金首届资助。策划并主办国内外展览二十余场,包括百余名艺术家大型群展、中俄及上合组织国际艺术交流展、“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与“《红楼梦》文化展马来西亚特展”等重要文化主题展。
声 明:本文所刊载的包括但不限于图文、音频、视频等各项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作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事先书面许可,均不得将以上内容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未经许可用于商业用途或非法目的而侵害我院相关著作权甚至影响我院声誉的,我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使用相关资料,请提前与我院艺术与文献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