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献礼
《古琴》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珍品图录丛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1年11月
ISBN 978-7-5039-7117-4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开始重视,并被人们重新认识。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文化负载最丰厚的乐器和艺术,古琴的人文精神可归纳为一个“敬”字,可以从五个方面体现:敬己;敬人;敬天地、敬自然;敬圣贤、敬先人;敬后人。
敬己。孔子云:“修己以敬”,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古琴这件乐器强调了它乐器性之外的东西,还强调了它和道德的关系,它与人格、与自然的关系。也正是由于古琴的这个特性,才使古琴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精神、气节、操守连在一起。只有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信念,尊重自己的人格,才能在琴声中体现人最崇高的精神。
敬人,是对知音的一种最高的尊敬和珍惜。在古琴文化里非常强调人和人的相知,人和人灵魂的相遇。“敬”人,是一种彼此之间内在的、深刻的、超越了世俗观念的尊重。
敬天地、敬自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同时也是古琴重要的精神。敬天地、敬自然,是把自然当成最高的老师,把与自然契合作为音乐的最高境界,甚至把“自然”“不自然”作为衡量艺术家艺术、技艺的重要标准,这就是古琴的精神。
敬先贤、敬圣人。是对祖先创造的尊重,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古琴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敬后人。人类文明,因因相续、果果相传,如瓜瓞绵绵,敬后人,就是专门为后人留下创作和发展的空间。例如,古琴琴谱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不仅仅因为它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它创造性地为后人留下了创造的空间。古琴作为联合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古琴不仅是乐器,也是圣人之器。“敬”——是古琴人文精神和艺术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一种更内在、更深层面的精神。
选页
「枯木龙吟」琴
「鸣凤」琴
「轻雷」琴
「小递钟」琴
「真趣」琴
无名琴(蕉叶式)
「云泉」琴
「中和」琴
「苍海龙」琴
无名琴(平均律小徽位)
目录
001 (一)唐代古琴
002 「枯木龙吟」琴
007 (二)宋代古琴
008 「鸣凤」琴
014 「轻雷」琴
018 无名琴
023 (三)元代古琴
024 「真趣」琴
029 (四)明代古琴
030 「琅然」琴
034 「响泉」琴
038 「玉箫」琴
042 无名琴
046 「凤鸣」琴
050 「高山」琴
054 「浣尘」琴
058 「秋声」琴
064 「松风」琴
068 「万壑松风」琴
074 无名琴
078 无名琴
082 无名琴
086 无名琴
090 「小递钟」琴
096 「玉壶冰」琴
100 「冰磬」琴
104 「霜钟」琴
108 无名琴
112 「宗器」琴
118 「凤凰来鸣」琴
122 「金风吹玉珮」琴
126 无名琴
131 (五)清代古琴
132 「珊然」琴
136 「雪江涛」琴
140 「云泉」琴
144 「韵磬」琴
148 无名琴
152 「轻雷」琴
156 「天风云珮」琴
160 无名琴
164 无名琴
168 「淇竹流风」琴
172 无名琴
176 「一泓月」琴
180 「中和」琴
184 无名琴
188 无名琴
193 (六)近现代古琴
194 「苍海龙」琴
198 「弍鸣」琴
202 无名琴
206 改良琴
210 改良琴
214 改良琴
218 改良琴
223 (七)附录
224 让古琴醒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上的发言 田青
227 公藏古琴器的活化保护——以「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为例 林晨
236 馆藏古琴原声视频
237 其余馆藏古琴目录
239 后记
购买链接
声 明:本文所刊载的包括但不限于图文、音频、视频等各项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作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事先书面许可,均不得将以上内容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未经许可用于商业用途或非法目的而侵害我院相关著作权甚至影响我院声誉的,我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使用相关资料,请提前与我院艺术与文献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