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登录号
top
颇具特色的艺术资料重镇
集艺术图书馆、艺术博物馆、艺术档案馆功能于一身
100万册件


馆藏特色
馆藏古籍多为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类善本,其中不乏传世孤本或稀见的珍贵版本。2008年,图书馆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2008年至2016年间,图书馆先后有15部馆藏珍贵古籍入选第一批至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简介
馆藏非书资料
音响音像档案
书画作品
戏曲专藏
乐器
音响音像档案
馆藏音像档案总计12万余件,载体介质包括蜡筒、钢丝录音带、胶木唱片、开盘录音带、盒式录音带、DAT录音带、各式录像带和光盘等,其中近半数为早期模拟信号记录的各种载体,内容涉及诸多艺术门类。馆藏珍贵老唱片7万余张。所藏年代最早的京剧“老黄龙”唱片灌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谭鑫培“七张半”钻针唱片、余叔岩“十八张半”等均属馆藏唱片中的珍品。早期录制于钢丝带的梅兰芳演唱《西施》已成为海内孤本。1997年,馆藏7000小时中国传统音乐音响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 “世界的记忆”,并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世界上首个以音响载体类型被列入该档案的项目。
书画作品
馆藏书画作品约3900多件,包括花鸟画、肖像画、人物画、书法、山水画、扇面、唐卡、水陆画等。这些作品中有郑板桥、康有为、吴昌硕、吕纪、袁江、丰子恺、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画家的真迹,极为珍贵。馆藏碑帖有1200多种,3400余册。其中,所藏吴碑刻《天发神谶碑》的元拓本,是我国现存的早期拓本之一。馆藏拓片约10万张,印谱有602函,3800余册。其中,所藏齐白石印谱共30多函,200余册,几乎涵盖其一生的艺术风格。此外,图书馆还藏有西泠印社刊印的印谱十种之多,以及明本《承清馆印谱》、清本《飞鸿堂印谱》《西泠四家印谱》等。
戏曲专藏
馆藏大量戏曲实物,包括脸谱、衣箱、盔头、面具、刀枪把子、舞台模型等。其中,所藏脸谱约2500件,由汪鑫福、黎新等人绘制;戏衣百余件,有清升平署戏衣、梅兰芳等人使用过的戏衣;戏曲泥塑数套,包括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制作的《击鼓骂曹》;京剧琴师梅雨田使用过的京胡以及清光绪年间内务府发给王凤卿进宫承应的木质腰牌等。此外,还藏有戏曲图片3万余张,内容为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名家肖像的戏曲油画,以及蒋兆和绘《毛泽东主席接见艺术界名人》等。馆藏大量戏曲地方戏珍贵影像资料,多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院专家抢救性采录所得,由于许多演员故去,有些剧团、剧种已不复存在,故这批音像资料已成绝版。
乐器
馆藏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乐器共计2000余件。其中古琴92件,少数民族乐器364件,外国乐器192件。馆藏唐琴“枯木龙吟”是目前传世十余张唐琴中的精品。馆藏宋琴“鸣凤”亦为传世宋琴之珍品。1977年,我院琴家管平湖用宋琴“鸣凤”操缦的《流水》作为唯一一首中国音乐被收入铜制磁盘唱片,代表着地球的声音,搭载美国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飞入太空。馆藏其他乐器珍品还有:商周时期乳钉纹铎、战国时期虎钮錞于、西汉铜鼓、宋代传世人头埙、宋代大晟锺、明代传世火不思、明代泥金鼓,清代北京“杠房”用大鼓、清代早期瑟、清代阮等。
几代人的辛勤努力 60余年的发展积累
我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和60余年的发展积累,已在艺术文献资料方面形成了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各方面藏用并重的格局,成为国内集图书、报刊、音响音像档案、乐器、书画、图片等多种艺术资料为一体的颇具特色的艺术资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