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上线试运行之际,为了让学界乃至全社会更深入了解这笔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和音乐研究所联合,采访了十多位曾参与考察、采录和保护这批录音档案工作的专家学者,请他们讲述当年工作经历,回顾音乐研究所代代相承的学术传统和前辈学者的卓越贡献,展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厚积淀。我们将陆续推送访谈资料,敬请关注。
孔德墉(右一)、孟宪福(左一)访问琴家詹澂秋(右二)时合影(20世纪50年代初)
孔德墉(右一)、孟宪福(左一)在福建采访时与当地艺人合影
讲述人
孔德墉(1926—) 山东曲阜人,孔子第77代孙。1950年夏到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工作。1952年筹建民族音乐研究所期间,负责筹备资料室,搜集书谱、乐器及音响资料设备等,先后收集《册府元龟》、《风宣玄品》、智化寺乐谱抄本以及商代石磬、“轻雷”琴等大量珍贵书谱、乐器和音像制品。1959年,与轻工业部合作编辑乐器图册,收集各地送来的改良乐器样品,成立改良乐器陈列室。1955年,编制音乐图书分类法,建立图书馆编目管理系统,推动音乐研究所编制全国音乐书谱联合目录工作。1957年,组织成立图片资料组,建立摄影室及暗室,负责研究所图书及内部资料的出版、发行。1980年定居香港,任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荣誉会长兼执行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近年,先后策划、编辑《李元庆纪念文集》《杨荫浏纪念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