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太古遗音》琴歌谱集(三卷)
明正德八年刻本
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太古遗音》卷一首页
琴歌是有歌词的琴曲,是古琴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琴歌已倍受孔子推崇,广为传播。几千年后,琴歌的雅韵犹在,与那些绝响的古老艺术珍品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现存的一百多种琴歌谱集中,年代最早的当属明正德六年(1511)谢琳编辑的《太古遗音》。它较好地保存了唐宋以来的一些古老琴歌作品,继承了唐宋以来包括琴歌形式、琴歌解题、琴歌歌词、琴歌曲谱形态等在内的琴歌传统,是保存古老琴歌作品最多的琴歌谱集。
《太古遗音》,新安(今安徽省境内)黄山谢琳编集。谢琳,自称黄山居士,又名谢良璧,别号雪峰。谱集前有正德六年张鹏序,后有正德七年(1512)何旭太古遗音赋并序、正德八年何庄跋。“何旭赋并序”载:
“黄山居士谢良璧(谢琳),其门第古,其状貌古,其性行又古。乃于读书之暇,拂三尺之桐,坐于静室,殚精神、竭志虑,集诸家之谱,校对研勘,指下寻文,求太古之意……篁墩先生一闻其奏,即书“太古遗音”以旌之;石田沈先生一聆其妙,即图《高山流水》以赠之。其诸贤士大夫兢为诗歌,莫不极言造理之微,得古之道。”
序中介绍了谢琳本人及其编辑谱集的过程。“篁墩先生”是安徽新安篁墩的程敏政先生,南宋“程朱理学”中程氏之后代,“石田沈先生”是元明之际著名的山水画家沈周,他们对谢琳琴谱集十分推崇。
何旭《太古遗音》赋并序
《太古遗音》由指法和琴谱两部分组成。指法以《太音大全》所录指法为本,摘其简要者,目的是为初学者提供指法依据。琴谱按琴歌产生时间的先后分期,共三卷,每卷琴歌十二首。除《黄钟调》、《古秋风》、《客窓夜话》三曲外,其余琴歌谱前均有解题。歌词部分早在汉代就已产生,部分产生于唐宋,还有一部分产生于宋以后到明初期。曲调不少是宋元以来流传下来的有辞之曲。歌词基本是一字对一谱字,谱字之间穿插一些小写的指法谱字。与现在包含引子、间奏、尾奏的歌曲相比,这些琴歌大多体裁短小,歌词古朴纯正,显得朴素而简单,有古风之遗韵。全谱体例不甚统一,透露出集诸家之谱的痕迹。
《太古遗音》目录首页
谢琳《太古遗音》之后,大量琴歌谱集刊印问世。据统计,在谢谱之后的琴谱中,约有十二部琴歌专谱、三十八部录有琴歌之琴谱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琴歌谱集跨越了明、清、民国近六百年,迎来了琴歌艺术的鼎盛期。
谢琳《太古遗音》首刊于明正德八年,一函三册,白口,半页十行十五字,四周单边,刻工精细,绘图精美。该书曾被近代藏书家“碧蕖馆”主傅惜华先生收藏。全书遍布批注点校,钤有“富察傅氏所藏”、“惜华读书”、“碧蕖馆藏”、“惜华真赏”、“鲍象龙印”、“则雄”等印。现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其为孤本,更加彰显了此书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近代藏书家傅惜华批注点校《拘幽操》
单蕾/文
声 明:本文所刊载的包括但不限于图文、音频、视频等各项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作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事先书面许可,均不得将以上内容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未经许可用于商业用途或非法目的而侵害我院相关著作权甚至影响我院声誉的,我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使用相关资料,请提前与我院艺术与文献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