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是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院级学术研究项目,由艺术与文献馆主持申报。作为资料收藏部门和资料采集部门,艺术与文献馆和音乐研究所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这一出版项目的全部学术工作。这是继2022年4月23日上线的“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之后,两个部门共同合作的又一重大学术课题成果。此套10卷本的《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可谓是“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的姊妹篇,全面体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成果。
《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10卷)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 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2年6月
ISBN 978-7-5039-7064-1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音乐研究所成立时,对全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面貌还所知甚少,但这支刚刚组建起来的年轻队伍却有了一系列庞大的采风计划并很快将其付诸实施。20世纪中期,是中国音乐学大发现的时代,我们今天所知的大部分民间音乐品种都发现于那个时段并获得了较系统的学术记录。时至今日,我们怀着无比惊异和无限崇敬的心情翻阅这段田野音乐史,从这批考察报告中得到了一个道理:田野是第一信史!考察报告是中国先锋学者为人类文明贡献的一份独特纪录片,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结晶体之一,是博大精深的历史资源的重要见证。
一、《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的价值与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开始前往全国各地成百上千个角落,对留存在当地人们生活中的各类传统音乐进行考察研究与描述记录。截止到199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已对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25个地区、市县的42个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资料,包括音响、乐器、图片、书谱等。其中,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诸位前辈为代表,如杨荫浏、曹安和、简其华、毛继增、潘怀素、查阜西、杨大钧、王迪等。以杨荫浏为代表的学者所做的一系列民间音乐采访工作,不但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田野工作的开端,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响档案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后代学人树立了学术风范,为民间音乐采访工作提供了范例。
这批考察报告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于前辈学者践履的立足本土的考察方法上。除音乐本体外,考察报告将音乐置于历史、置于民族、置于仪式中去,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在一种文化事项里,与传统文化共生的。当年参与采访的学者群体,40年前践履了国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在相同时代提出、直到40年后才传入中国的大部分理念,运用了田野考察的“住居式考察”“个案调查”“地区性普查”“专题性普查”等方式。音乐学家黄翔鹏说,传统音乐能够确认年代的三大宝库是:古琴音乐、戏曲音乐、各地乐种。有三个前提分别是:一是有谱可依,二是有音乐实践,三是有音响可听。我们现在出版的《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要做的,实际上就是黄翔鹏先生提到的三个部分,它是音乐学前辈记录的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可听的音响文献资料。《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是集文字资料与音响资料于一体的综合性报告,是相较于其他学科更能体现音乐动态的报告资料。
二、《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的特色
1.文字资料
《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的编撰,不单单是向学术界提供珍贵的第一手早期考察资料,更重要的是展示70多年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辈学者的传统音乐实地考察方法、学术传统和中国音乐学学术体系奠基者的学术精神。《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的出版,凝结了音乐研究所集体的智慧,开创了音乐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传统。《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涉及乐人、乐谱、乐社、乐种,以及对各类会演的记录,范围延伸至西藏、甘肃、贵州、广东等地,采风的脚步辐射全中国。
2.音响资料
录音资料是音乐研究所传统音乐实地考察工作中所采集的重要资料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自建所之初,便将音乐资料建设作为首要学术任务。以杨荫浏为代表的前辈学者,自始至终坚持“音乐史要有音乐,音乐要从实践中来”的基本学术思想。我们在这套书籍中以二维码的形式链接附录了当年实地考察中采录的部分珍贵录音资料。
三、成果描述
《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共出版10卷:全书收录20世纪50—60年代间音乐研究所采访、整理、编印的部分传统音乐考察报告及音响资料,纸稿共计40册、音响资料共计1170条。由编委会结合采访年代、采访地点和乐种类别进行排序,整理为10卷。
内容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是音乐研究所前辈对全国民族民间音乐采风记录整理刊印的成果。按地域、乐种分卷,整理《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就是重走音乐研究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采风之路,同时也使采风成果重见天日。
(1)体量大:本次收录的报告体量较大,不只体现在收录量大,还体现了音乐学前辈在田野工作中的体量。
(2)范围广:本次收录的报告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贵州、四川、江苏、广西、福建、云南、广东、西藏等地,田野范围延伸至全国。
(3)民族多:本次收录的考察报告涉及汉族、苗族、藏族、黎族等民族,尽显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与色彩。
(4)研究深:本次收录的考察报告将音乐置于生活事项之中,涉及乐人、乐谱、乐社等方面,同时从多种学科视角加深了对音乐本体的综合性研究。
(5)历时长:本次收录的报告时间跨度长,前辈学者前后进行了10余年田野考察,这样的考察方式使资料更客观、更准确、更可信。
《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凝聚了一代音乐学前辈的心血,述说了中国音乐史发展的历程。前辈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我们开拓的音乐学之路,值得我们珍藏纪念,更值得我们沿着前辈的田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音乐学学科进行细致全面地探究、发展与追寻,更值得我们沿着前辈的田野追音乐之根、塑民族之魂。
选页
目录
购买链接
声 明:本文所刊载的包括但不限于图文、音频、视频等各项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作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事先书面许可,均不得将以上内容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未经许可用于商业用途或非法目的而侵害我院相关著作权甚至影响我院声誉的,我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使用相关资料,请提前与我院艺术与文献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