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登录号
top
金石拓本系列之《契苾明碑》
2021.05.31


金石之光,亘古传续——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金石拓本整理概述  


从上古结绳记事,到观夫自然之形象,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字。有了文字,或书于崖壁,或契于甲骨,或镂于金石,或著于竹帛,籍器传文,这其中金石作为文字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愈发彰显着中华金石文化之光芒。公元六世纪传拓技术的发明,使金石文化凭借拓本得以更广泛地传承与弘扬。唐代诗人韦应物《石鼓歌》中,“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黑白分”,形象地勾画出一个鲜活生命的乐动,通过濡纸、洗石的孕育,上纸、捶打的生长,到击扫扑墨的分娩,在有节奏的韵律下金蝉脱壳,诞生出黑白分明的拓本。其于考订,显文字之衍生,证经典之异同,校诸史之谬误,补载籍之缺佚;其于文辞,为文之祖,文体之资,百世之范;其于艺术,观书体之流变,师法书之技道,究艺术美学之轨迹。可谓“金石之光,亘古传续”。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丰富的金石拓本,有赖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院美术研究所前辈学人的远见卓识和辛勤采集。人们常说“金石不朽”,然金石多置于室外之自然环境中,或深埋地下,一经出土,同样会受到风雨侵蚀,以及地震、火灾与人为之损毁。故清代金石学家张廷济常感叹:“金石之坚,不如纸寿。”或因时代变迁,或不可抗力之因素,加之翻刻、伪刻,鱼龙混杂,拓本之鉴藏和保护亦尤为重要。2019年5月,我馆启动了尘封多年的金石拓本的整理、编目工作。从制订编目规则、著录项目;到开包整理、著录入机、拍照分装、修护保护;再到校勘辨别版本、真伪,特别是同一拓本的不同版本,从初拓到近拓,从原石刻本到翻刻本进行比对甄别。馆藏拓本逐步显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由古及今,纵横三千年;整拓、裱轴、裱本洋洋洒洒近两万余件套;衍展变迁,洵为大观。二是无论是商周青铜彝器,战国石鼓刻石,秦汉碑碣、摩崖、画像、石阙、砖瓦,还是之后的墓志、造像、经幢、刻帖等,品类繁多,金石体系、形制完备;名碑名帖,精华鳞集。三是所藏拓本以清拓本、初拓本为大宗,亦不乏有明拓本,或更早的精拓善本。四是拓本多为名家所藏,陈介祺、端方、邵章、仇埰、于右任、王德润等专藏占有较大比重,仅邵章所藏拓本就有三千余件。程瑶田、阮元、梁章钜、刘喜海、吴式芬、僧六舟、崇恩、陈介祺、王锡棨、端方、罗振玉、邵章、陆和九、仇埰、于右任、于非闇等金石收藏家题跋、题记、钤印,为拓片的源流递藏、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宋代黄庭坚有感于唐代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在宋代已经很难寻真。时到今日,即使是明清刻石,其风泐损毁,拓本亦有难以寻觅者,故“续藏保护、去伪存真、传本扬学”更有其现实意义。


意与古会,千秋如对。值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七十周年之际,在向为我院金石拓本收藏做出贡献的前辈学人致敬的同时,将这批馆藏碑帖珍品分期呈现,希冀在碑帖鉴赏中,汲古润今,感受金石文化的无穷滋养。  


赵海明、闫彬彬 / 文


契苾明碑


《契苾明碑》为殷玄祚所书,舒逸峻拔,迭迭多姿,文而不弱。明人赵崡评其:“笔法瘦劲可观”。清代王楠、王鲲《话雨楼碑帖目录》指出:殷玄祚与薛曜、钟绍京同时,书体也相伯仲,昔贤云书贵瘦劲方通神 。


该碑刻于唐先天元年(712)刻,由唐朝宰相娄师德撰文,额阳文篆书,碑37行,行77字,泐损过甚。碑原在陕西咸阳市渭城区渭阳乡药王洞村契苾明墓前,1962年移置于咸阳博物馆。



馆藏《契苾明碑》拓本


碑主契苾明,字若水,幼年时授上柱国,封渔阳县公。其父是唐朝少数名族将领契苾何力。契苾明十二岁时,迁奉辇大夫。李敬玄征讨吐蕃,契苾明为柏海道经略使,因屡立战功,进迁左威卫大将军,继承封爵,赐给锦袍、宝带等物品极多。其嫡子被提升为三品官。两次迁任为鸡田道大总管,到达乌德鞬山,劝诱招降二万帐。武后时,契苾明的妻子及母亲临洮县主都被赐姓武氏。任左鹰扬卫大将军时去世,终年四十六岁,追赠凉州刺史,谥号叫靖。契苾明性格沉稳忠厚,喜欢学习,擅长辩论。


契苾明族源于契苾氏,即《魏书》中高车六姓之一,是活动于伊吾以西、焉耆以北的阿羯田山一带的著名部落。606年曾建契苾汗国,因以为姓。贞观六年(632)契苾何力之子契苾明袭爵凉国公,检校九姓契苾部落,以忠奉国,始终如一。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固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馆藏《契苾明碑》拓本


馆藏拓本有陆和九考据印,裱本2册,册页墨心尺14cmx25cm,册页开本尺寸36cmx31cm,封面题签:“唐凉国公契苾明碑,明初拓本”“道苻忠孝”之“道”字完好,此处考据下有“和九”考定朱文小印。“勳迹居多”之“勳”字上部微泐。根据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明中叶拓本“列鼎而光”之列字未损 ,此本“列”字上部微泐损。经专家对照鉴定,馆藏《契苾明碑》为原刻之明拓本。


馆藏《契苾明碑》拓本


霍超  / 文



参考文献:

王楠、王鲲《话雨楼碑帖目录》卷二,道光十五年刻本,页10。

许嘉璐主编;黄永年分史主编;(宋)欧阳修,(宋)宋祁撰《二十四史全译•新唐书》第5册[M]. 2004年版。

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版,页556。


声  明:本文所刊载的包括但不限于图文、音频、视频等各项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作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事先书面许可,均不得将以上内容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未经许可用于商业用途或非法目的而侵害我院相关著作权甚至影响我院声誉的,我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使用相关资料,请提前与我院艺术与文献馆联系。